正在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华熙生物依然处于阵痛期。 4月10日晚,华熙生物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营收为53.7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大跌70.59%。核心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依然承压,收入为25.7亿元左右,同比下降31.62%。 此外,华熙生物在管理变革上的支出费用高达7000万元,短期来看也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盈利。相较核心业务的颓势,医美业务的增长态势相对乐观,皮肤类医疗收入达到10.7亿元,同比大增43.57%。业绩波动的同时,华熙生物的人事调整也更加频繁,在财报发布之前,该公司接连宣布了副总经理级别的高管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的离任和调整。
应收账款等计提减值,对下游议价权减弱?
华熙生物在2024年全年的业绩表现依然是营收和利润双降,其中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包括正在推进管理变革项目落地,这部分包括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咨询公司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等超过 7000 万元,影响了短期损益。其次,该公司加大对长期性、战略性、前置性的投入,包括推进供应链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落地包括海口、天津、东营、湘潭等产能布局,相关费用增加超过 1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财报披露,华熙生物对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约 1.89 亿元。
一般来说,美妆行业比较依赖代理商、分销商和电商渠道的代运营,对应收账款等计提了减值的准备,有以下几种可能:比如下游经销商或分销商环节动销能力减弱;产品更新过快或销售不及预期,存在库存积压;但也有可能该公司为了刺激动销,放长账期,导致回款比较慢。不管是哪种可能,都代表华熙生物现阶段对渠道的议价权和运营商的话语权有所减弱。
核心业务增速滑至五年来新低
业绩不佳的原因中,财报还提到该公司收入占比较高的消费品相关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
华熙生物在此次公布的财报中将“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更名为了“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作为占比最大的核心业务,却在所有板块中跌幅最大。回看过去五年华熙生物这一关键板块的收入,下滑趋势非常明显,从2023年开始更是呈现出收入和同比增速齐齐下滑的疲态,同比增速在2024年降至新低。
不过,大单品策略依然贯穿在华熙生物的主要护肤品牌的运营中。财报显示,以润百颜为例,报告期内,润百颜聚焦修护赛道,持续推动屏障修护系列(“白纱布”系列)的销售,包括精华、水、乳和洁面成套护肤步骤的产品,屏障修护系列销售收入占比已超过润百颜整体销售收入 50%。
南都记者徐冰倩制图
2024年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为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 14.40亿元,同比增长 32.03%,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6.85%。其中,医美业务业绩亮眼,销售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销售费用下降4亿元,皮肤类医疗产品实现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长 43.57%。其中该公司差异化优势品类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覆盖机构数量超过 5000 家;该公司坚持产品家族化组合应用,润致填充剂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覆盖机构数量超过 3000 家。
研发投入占比居行业第一梯队
2024年,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实现收入 12.36 亿元,同比增长 9.47%,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3.06%。
收入结构方面,其国内和国际市场原料销售收入均有增长,其中国际市场原料实现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 17.65%,占该公司原料业务销售收入的 49.19%,其中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销售收入实现持续增长,同比增长均超过 20%。毛利率方面,原料业务(不含弗思特)整体毛利率为65.57%,同比上升 0.86%,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毛利率为 87.56%,仍保持稳定且居于行业较高水平。
华熙生物首次在财报中公布了原料及合成生物研发项目的成果。其中试产完成的部分囊括了近期护肤行业的“香饽饽”医疗器械级重组胶原蛋白,同时报告期内的重大科研项目中还布局了“重组胶原蛋白生物合成及应用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华熙生物在第四季度遭遇了去年四个季度以来的最大单季亏损,但同时营收额度也是最高。2024年四季度营收约为15亿元,归母净亏损达为近1.9亿元。可以看出启动改革的华熙生物在短期内运营情况暂难以企稳。
另外,2024年度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持续升高,达到8.68%,比上一年增加了1.33个百分点。近三年来看,华熙生物的研发投入占比从6.1%持续上升至8.68%,从整个美妆行业来看,其超过8%的研发占比已经是行业第一梯队的水平。
改革阵痛期高层换血
业绩在波动,人事也在震荡。在此次财报发布前,华熙生物对几位高管进行了人事调整,三位副总经理刘爱华、徐桂欣、栾依峥被调整出管理层。
据公告披露,该公司正在进行管理变革,为调整管理架构、精简管理层级,决定减少非法定要求的副总经理职位数量。刘爱华、徐桂欣与栾依峥三人将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后续刘爱华在该公司也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而徐桂欣与栾依峥转任业务副总裁,但不再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序列。
值得一提的是,刘爱华的儿子为原夸迪总经理毕然,其与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华熙前员工枝繁繁炮轰前东家一事有所牵连,但事发时华熙生物并立刻对刘爱华做出调动,直到今年3月才宣布不再返聘。业内推测,此结果不排除与枝繁繁事件有关联,因念及企业“老臣”,故延后处理。
除了几位高管的调整,华熙生物在今年初还宣布了核心技术人员郭学平的退休离任。南都记者从公告披露的信息了解到,郭学平在任期间主要负责透明质酸原料、医疗器械的相关研发项目,共参与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据统计,去年至今,华熙生物已有7位高管相继离任。
采写:南都记者 徐冰倩